最新麻豆视频 - 最热门的手机视频播放软件

历史学(师范)专业

作者:历史系    来源:麻豆视频    时间:2025-04-27   阅读次数:

一、专业概况

温州大学历史(师范)专业源于1950年代的温州师范学院文史专业。1987年设政史专科,1997年创历史(师范)本科。2008年成为校特色专业,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现面向全国招生,毕业授予历史学学位。

1:历史学(师范)专业历史沿革


二、办学特色

本专业立足温州,服务浙江,面向全国,培养适应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基础教育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拥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浓厚家国情怀,具备扎实历史学专业知识、良好科研教育教学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富有人文情怀、世界视野、创新意识与批判精神,熟悉学科前沿趋势与地方历史文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胜任相关科研教育机构及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工作的学术型创新人才和区域骨干教师。

本专业以“三维涵养、六径赋能、一体引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注重德、识、能的全面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专业构建了认知课程、实践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专业培养和个性培养相结合的“三维涵养、六径赋能、一体引育”人才培养模式“361”人才培养模式) ,强调求真立德、求是致知、学以致用三维并重,形成了以德引领的目标定位、特色加持的课程体系、立体层递的专业实践、师史融贯的品牌活动、多元协同的育人机制和传承创新的学科平台等六大特色。此外,专业还注重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通过课程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在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和强大的学科建设平台的支持下,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形成了体系完备、优势突出的专业特色。

2:“361”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历史(师范)专业依托的历史学专业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2月,专门史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11年获批的中国史硕士点学校首批六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之一,并获得温州大学“十二五”学科提升战略建设项目重点学科A类建设资格。2012年,依托历史系的温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温州市首批十大重点社科研究基地。2014年,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教育硕士方向获批招生。此外,2017年和2021年,中国史一级学科还增设“民俗学与历史文化”“华人华侨与国际移民”两个目录外二级学科。30余年来,历史学系秉承“求真至善,励学敦行”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本、硕毕业生。2017年建系三十周年,系友捐资118万元设立“历史学系发展基金”,为专业、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创造了更好条件。

3:建系三十周年典礼暨“历史学系发展基金”成立大会


三、核心课程

历史学(师范)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什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历史地理、口述历史、数字历史导论、中学历史教学法、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等,兼顾基础性、特色性和时代性。

4: 课程体系整体架构


为切实体现“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本专业通过深化课内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对现有课程架构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了以育人、育才为中心,以教学、科研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史德、史识、史才和教师之德、教师之识、教师之能“三维”为旨归,以通识、学科专业、跨学科融合、实践与创新教育“四层”课程为架构,兼具立体性、特色性和实践性的“三维四层,特色实践”课程体系。

5: “三维四层,特色实践”课程体系


四、师资队伍

历史学(师范)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梯队完善且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7人,博士22人,其10人获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浙江省特级教师等人才称号。近年来,教师团队在教学科研领域成果显著,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3项,主持省级以上教学项目7项。此外,专业还聘请温州市中学历史名师参与课程教学和学生培养指导,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视角和方法,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不仅丰富了师资力量,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 师资队伍(部分)


7:部分进课堂的浙江省特级教师


五、教学资源与平台

历史学(师范)专业坚持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体系,涵盖教材、图书、课程资源库、案例库以及网络资源等多种形式。推进优秀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开发高水平地方特色课程教材,不断改进课程体系薄弱环节,丰富课程类别,提升课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利用“罗山学堂”SPOC平台、“VANLONG凡龙”微格教学平台等数字化手段支持教学资源共享。同时,通过自主及引进建设的在线课程,加强慕课、虚拟仿真课程、混合式教学等资源利用,推动信息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建设多个微格教室,引进凡龙在线微格教学平台,通过虚实结合、线上线下的“1+1+1”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8:VANLONG凡龙微格教学平台

专业鼓励教师将最新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提升课程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定期开展一流课程教学研讨,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教授课程资源建设方法。组织教师广泛参与课程改革,开发高水平教学项目,如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浙东海商1550:中西文化交流体验”、中学历史教材研究等,这些项目推动教学模式创新,丰富了教学资源种类。通过扩展实习实践基地,加强与中学教育的联系,为教师提供深入基础教学一线的合作机会,以实现资源的互补。通过制定灵活政策支持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实践,将参与科研与课程建设挂钩,同时注重教师的实践历练,通过“双导师制”和培训计划让教师深入与中学教育协作,达到教学资源的全面优化。

9:“浙东海商1550:中西文化交流体验”中外文化交流体验虚拟仿真教学项目


专业依托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学位点,建成“文化视野下的世界温州人研究创新团队(省级)”“浙南瓯越文化研究创新团队(省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省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省级)”“温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市级)”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学科交叉研究和区域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专业还在中国史一级学科之外,形成了民俗与历史文化、华侨与国际移民两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学科的多样性与创新性。这些科研平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学科的研究能力,也为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去向

本专业依据国家标准,按照历史学新文科建设的方向,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指导原则,致力于“涵养、六大特色、一体引育”的“361”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竞赛中成绩斐然,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在全省同专业中名列前茅。

10:第十八届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竞赛决赛中获奖


毕业生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强,就业方向主要为中学历史教师、升学读研以及考取公务员,部分学生就业于文博、档案、媒体、出版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近五年,毕业生共计244人,先后有38名毕业生考取浙江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硕士研究生,其中2024届毕业生升学率近20%。


上一篇: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麻豆视频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madousp.net
  • 人才邮箱:rwxyrc@madousp.net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madousp.net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麻豆视频 微信公众号

最新麻豆视频 - 最热门的手机视频播放软件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